外国小说 武侠仙侠 李曼君李丽君的小说重回九零搞事业
李曼君李丽君的小说重回九零搞事业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本书作者

李曼君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曼君李丽君的武侠仙侠小说《李曼君李丽君的小说重回九零搞事业》,由网络作家“李曼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曼君没有让赵勇送,现在时间已经不早,赵勇要是送她再回来,天黑路又不好走,不安全。赵勇把李曼君送上汽车,走之前,给她买了一瓶冰镇汽水,看着汽车使出汽车站出口,这才回去。李曼君靠在窗边看着他转身离开,才收回目光。低头看了看手里捧着的橘子汽水,喝了一大口,打出一个响嗝,又把口袋里的纸条拿出来看了看,嘴角缓缓上扬,笑容灿烂。这个赵勇,除了没文化,其他点都契合了她喜欢的点。车上小孩被她手里的汽水馋哭了,家长忙着哄孩子,可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小孩哇的哭得更大声。李曼君吹着风,吸着汽水,心情愉悦,只觉得这些小孩的哭声也很动听。五点半抵达石楠镇,下车后李曼君到附近小卖部买了两瓶汽水拎回家。上次答应要给李丽君带的,她给搞忘了,幸好李丽君没一直纠缠。...

章节试读


李曼君没有让赵勇送,现在时间已经不早,赵勇要是送她再回来,天黑路又不好走,不安全。

赵勇把李曼君送上汽车,走之前,给她买了一瓶冰镇汽水,看着汽车使出汽车站出口,这才回去。

李曼君靠在窗边看着他转身离开,才收回目光。

低头看了看手里捧着的橘子汽水,喝了一大口,打出一个响嗝,又把口袋里的纸条拿出来看了看,嘴角缓缓上扬,笑容灿烂。

这个赵勇,除了没文化,其他点都契合了她喜欢的点。

车上小孩被她手里的汽水馋哭了,家长忙着哄孩子,可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小孩哇的哭得更大声。

李曼君吹着风,吸着汽水,心情愉悦,只觉得这些小孩的哭声也很动听。

五点半抵达石楠镇,下车后李曼君到附近小卖部买了两瓶汽水拎回家。

上次答应要给李丽君带的,她给搞忘了,幸好李丽君没一直纠缠。

但今天记得,可就不能再忘了。

“曼君回来啦!”坐在家门口的大爷笑着跟李曼君打招呼。

李曼君回应,刚走到另外一家家门口,邻居大妈也在跟她打招呼,“回来啦曼君!”

李曼君笑着点点头,心里觉得奇怪,怎么这些大爷大妈这么热情?

她什么时候这么受欢迎过啊?

直到走到隔壁邻居吴阿姨家门口,撞见正在和吴阿姨聊天的王晓娟和废旧站老板娘,李曼君终于察觉到了情况不简单。

“哟,回啦,还带汽水呢,男朋友买的啊!”废旧站老板娘揶揄道。

李曼君嘴角一抽,解释,“这是我给丽君和建军买的。”

王晓娟先把人上下扫一遍,才没好气的问:“早上赵勇来过了,你怎么不跟我讲一声?”

李曼君万万没想到废旧站老板娘是个大嗓门,看样子,整条街都知道她在谈对象了。

“你没在家,我就让他回去了。”李曼君对吴阿姨笑了笑,又瞪了废旧站老板娘一眼,快步进了家门。

老板娘哈哈笑着,倒是没有什么恶意,纯八卦而已,见李曼君有点生气,忙冲院里说:

“可不是我讲的,是你们年轻人胆子大,自己在路上走来走去,大家伙都看见了。”

这年代风气开放,但年轻人面皮子薄,大爷大妈们就爱看她们害羞恼怒的反应,得个乐子。

李曼君当然不是真生气,只是很无语她的大嗓门而已。

镇子太小,熟人太多,做点什么事情就人尽皆知了,一点隐私都没有。

王晓娟追了进来,指着桌上那几瓶罐头笑问:

“这是赵勇拿来的吧?你怎么也不留人在家里吃顿饭?”

“我进城有点事,没空,下次吧,反正他也不介意。”李曼君把背包取下进了卧室,顺手关了门。

王晓娟奇了怪了,“你进城干什么?我听龙梅讲,赵勇还开个大货车?是他自己的车还是别人老板的?”

李曼君一边找地方藏存折,一边答,“他自己的,二手车。”

“真是他自己的?”王晓娟可不管什么二手不二手,“这也相当不错了,你这次可得抓紧,我看赵勇还挺懂事的。”

她都没想到他顺路过来拉货,还记得来看她们,人虽然还没见过,但王晓娟对赵勇的好感度蹭蹭涨。

当然,这其中也有吴阿姨一份功劳。

听见废旧站老板娘龙梅过来问,知道赵勇居然还来看过李曼君,吴阿姨就不停在旁边说好话。

“这孩子不错啊,人家是真看上咱们曼君了,也是真心的,要不怎么顺路拉货也要来看看呢,你回家可得好好跟曼君说说,让她好好把握。”

吴阿姨抓了一把瓜子,边吃边冲王晓娟点头,让她转达李曼君。

李曼君在衣柜里翻了半天也不放心把存折放这里,最后想了想,还是藏在枕套里,睡前摸一摸,才放心。

换了一身宽松旧衣出来,李丽君和李建军下课回来了,见到桌上的汽水和罐头,姐弟两欢呼出声。

“妈,今天过什么节啊?”李建军欢喜问,手已经自觉伸向罐头。

李丽君拿起一瓶汽水,咬开瓶盖狂饮一口,“呃”的打了个嗝,满足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王晓娟反应过来时,姐弟两已经在吃了,笑骂道:“饿死鬼投胎一样。”

李丽君无所谓,她早就练就左耳进右耳出的功夫了,见李曼君出来,笑着说:“大姐,我就知道你说话算话。”

她还记得上次借裙子借凉鞋时李曼君给的承诺呢,本以为还得等几天,没想到这么快就兑现了。

“罐头是赵勇拿来的。”李曼君补充。

正吃着的李建军动作一顿,“啊?”了一声,有种不小心吃了敌军投放糖衣炮弹的纠结。

吃人嘴软,李建军好奇的问道:“那大姐你觉得这人还行不?”

李曼君指了指他手上的罐头,“你觉得呢?”

“嘿嘿,挺好。”李建军傻笑,又挖了一勺罐头,甜滋滋沁进了心里,把嘴都给黏住了。

李曼君失笑,拿了一个罐头放回自己床上,免得回来时都被姐弟两吃光了。

朝家外走,“妈,我去跟刘燕他们碰个头就回来。”

王晓娟在厨房忙碌,闻声哎的应了声,继续忙碌。

李丽君和李建军一口汽水一口罐头,坐在屋檐下,看着头顶那方小小天地,胜似过年。

刚刚废旧站老板娘龙梅已经跟李曼君说刘燕姐弟到过了,她直接去了刘燕家。

像是知道她要来,姐弟两正巧等在大铁门外,三人碰头,迅速交换了一下信息。

今天收益八十五块,三人平分。

胡大叔那没有情况,一切正常。

李曼君对姐弟两点点头小声说:“钱我搞定了。”

姐弟两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刘燕确认,“剩下的一千多你都弄到了?”

刘成也在旁紧张提醒,“不会是借了高利贷吧?这个碰不得的!”

李曼君还用他说?

“放心,渠道合法,这个你们别管了,咱们得找个专业人士把床拆下来,最后找个货车拉走。”

“你们有认识的人吗?”

刘成想了想,说:“我有个同学,他爸是干木匠的,要不找他爸试试?”


下午五点半,李曼君和吴阿姨回到了石楠镇。

刚走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粽叶的香气,进了院子一看,李丽君和父亲李大为正在包粽子,王晓娟正把煮好的第一锅粽子端出来。

“大姐你回来啦!”

挑热乎粽子吃的李建军第一个发现回来的李曼君,灿烂的笑出一口白牙,“吴阿姨,吃粽子!”

“哎,好。”吴阿姨笑着接过李建军递来的粽子,没吃,抓在手里冲王晓娟暧昧一笑,两个老姐妹迅速交换一个眼神,一块进了厨房。

王晓娟煮粽子,吴阿姨就站在旁边一边剥粽叶一边小声说:

“那个赵勇不错的,你是不知道,今天见我们曼君第一面就殷勤得不得了,人也大方,一口气给咱们都买了汽水,五毛一瓶呢,不便宜了。”

“后头带曼君去吃饭看动物表演,也都是人家主动付钱,曼君跟我说了,他不介意她没有工作,还能把房子装修来结婚,每个月说是能给家里带五百块,我看也不比他们端铁饭碗的差哎......”

王晓娟听见五百块,嘴角扬了起来,先前还担心李曼君真看上这个孤儿,现在这么一了解,觉得也是不错的一个好后生。

五百块,比曼君她爸一个月工资还多了一倍,如果真是这样,日子也过得起来的。

“那他是干什么工作的怎么工资这么高?”王晓娟把粽子全部码好,盖上锅盖,在橱柜里拿一个小竹篮,把煮熟的粽子往里挑,

“你爱吃甜的,你家那个喜欢咸的,我两样都装点,你们拿回家慢慢吃。”

眼见王晓娟抓起一大把粽子往篮子里放,吴阿姨哎呦喂的叫了一声,忙把手上粽子放下,伸手去拦,“别别别,太多了我和老王也吃不下啊,差不多拿四五个就行了。”

她这话不假,家里孩子都长大外出工作去了,也不在本镇,家里就一个一岁半大的小外孙女,根本吃不了这么多。

这天又热,家里没个冰箱什么东西都放不了两天。

王晓娟见状又无奈的把粽子倒了一点出来,咸甜各装了十个,“你放心,我包得小绝对吃得完,今天你辛苦了,就多吃两个粽子。”

吴阿姨好笑的拍了王晓娟背后一巴掌,“跟我你客气什么。”两人又在厨房里聊了起来。

院子里,李曼君刚洗完手,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下就被两个弟弟妹妹叫住追问。

“怎么样,帅吗?”李丽君戏谑的把姐姐上下打量一遍,怎么没有别人说的那种娇羞呢?难道没来电吗?

李大为和李建军父子俩虽然没问,但眼睛都盯着呢。

李曼君被他们这表情逗乐,噗嗤笑出声来,急得李丽君捡了一张烂粽叶朝她扔来,“你快说啊,笑个屁!”

“还不错。”李曼君脑海里露出赵勇那硬朗帅气的五官,还有高大健硕的身材,没控制住嘴角上扬。

成年人,就是要现实点,涩涩也很重要。

不过学历确实是个硬伤,以后多观察观察,沟通能顺利的话,她也没什么不满意的了。

至于家境之类的,两人半斤八两,她现在每个月连五百都拿不出来呢。

这话说起来就说不完了,李曼君躲进屋里去换衣服,避开了李丽君八卦的嘴。

李大为竖起耳朵听着厨房里的动静,吴阿姨正说到赵勇的工作,之前跟人搞货运,听她小姨说做点搬搬扛扛的力气活,偶尔给人跑跑腿之类的,人勤快力气也大,工资比一般工人高不少。

李大为顿时皱了眉头,力气工能有这么高工资?骗人的吧。

再说力气总有用完的时候,这以后干不动了怎么办?

再一听吴阿姨说小时候日子苦,穷得上不了学,李大为腾的就站了起来,“没有学历这不行的。”

王晓娟转过头来,“人家能赚钱啊,一个人顶你两个人的工资呢,没学历怕什么。”

李大为啧一声,他铁饭碗能一样嘛。

吴阿姨是很看好赵勇的,也帮着说话,“孩子肯定是个聪明的,你看他爸妈从前的学历,那够高吧?五十年代的大学生,那是多少人攀都攀不上的。”

“我说不过你们,反正现在这个社会,没学历你什么也别想干。”

李大为想起自己的学历,大专文凭,就是因为没有本科,财务主任他就得让给一个刚来没两年的小年轻。

先前人家还跟他打下手,结果一转眼,升了,成他主任了。

镇长讲:“人家可是大学生,学历高啊,老李你要是不服气你也去考个学士学位过来,我一准给你安排,就算你想坐我这位置都没问题!”

李大为还能说什么,不服不行。

你说学历重要不重要。

见王晓娟那副见钱眼开的样子,李大为这粽子是包不下去了,粽叶一丢,手一洗,“大牛等我呢,我跟他回老家去。”

本来端午要回老家和老人一起过节,王晓娟不肯去,李大为也拿她没办法,打算领李建军回去。

李建军不干,“我不去,去那我上桌吃,看着婶娘堂姐她们蹲在厨房吃,我吃不下饭。”

李大为恨了他一眼,正想看李丽君,人家直接回:“我蹲着也吃不下饭。”

李曼君知道她爸要回乡下去吃晚饭,直接躲房里不出来。

从原主记忆中她已经知道老家那边有多重男轻女,她可不想去给自己找罪受。

李大为无奈一声叹息,夹着他的公文包走了,明天他还得在乡下做群众工作。

王晓娟骂他,“你今年敢不回去,让咱们一家一块儿好好过个节,回头我给你倒水洗脚都成!”

吴阿姨还没走呢,笑打了她一下,给老爷们留点面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闺女好好的专科生,嫁的也是城里的知识家庭,却没想到,生了个女儿,婆家连坐月子都不让在婆家坐。

想起家里的小外孙女,吴阿姨叹息一声,提着粽子家去了。

王晓娟骂归骂,但李大为没逼着她一块儿回老家给那一大家子人做饭蹲厨房,她心里还是感激的,把人叫回来,收拾了一布袋的粽子,让他拿回去,免得被人说。


赵勇的饭量和他的体型成正比,加大份炒饭吃得很快,几乎没嚼两口就咽下去,一粒不剩。

是真的一粒米都没剩下,期间不小心掉了一撮米饭在桌面上,他很自然的捡起来就丢进了嘴里。

反应过来时,有点不好意思的对李曼君解释,“小时候饿怕了,养成了这种习惯,下次我注意,你介意吗?”

李曼君摇摇头,“怎么会,节约粮食人人有责。”

不过她好像吃不完了。

老板娘手艺确实不错,这份炒饭是李曼君有史以来吃得最香的一份炒饭,但老板娘太厚道,量大得她吃不完。

现在还不到上午十一点,她来的时候已经吃过早餐,其实不太饿。

如果是正常饭点,她能把面前这盘炒饭炫光,再来两大碗三鲜汤!

可节约粮食的话已经说出口,李曼君马上就知道了什么叫做拿起秤砣砸自己的脚。

赵勇注意到,疑惑问:“你吃饱了吗?”

李曼君不想为难自己,刚点头,赵勇就把她面前的盘子端了过去,剩下大半碗炒饭倒进他自己的盘子里,几大口就吃完了。

“不浪费嘛,你说的。”他笑起来的样子,有点帅气。

李曼君被这笑容晃了一下,担心问:“你没吃撑吧?”

赵勇摆手,又问她还要不要喝点汤,确定李曼君是真的吃饱了,掏出钱包起身去结账。

两个人这一顿午饭,共七块钱钱,张慧梅找零三块,赵勇出门打了个的士,两人直接坐到目的地海洋公园。

太阳更大了,中午的空气燥热起来,李曼君不经意一回头,发现赵勇身上掖在牛仔裤里的蓝条纹衬衫不知什么时候被他抽了出来,扣子解开,已然变成了开衫。

“你热不热?”他问李曼君,浓眉大眼直直望着她,他刚刚看旁边的时髦女郎们都撑着一把精致的小伞。

李曼君摇摇头,她还行,前两天下乡比今天还热,刘燕姐弟两热得满头大汗,她倒是还好,天生耐热。

海洋公园人太多,今天又是周末,孩子满地跑,大人紧跟着在后头气喘吁吁的追,一个孩子朝着李曼君直直撞过来,赵勇忙拉着她的胳膊让到一旁。

两人挨得极近,赵勇高大的身躯就在背后,隔着一层薄薄的背心布料,滚烫的胸膛仿佛要将她整个人都沾染上他的气息。

“小家伙,你差点撞到阿姨了。”赵勇微皱着眉头冲那五六岁大的小孩警告道。

小孩抬头看了他一眼,只觉身前这个大人像是一头怪兽,吓得一愣,圆溜溜的眼睛里蓄上水雾。

随后赶来的家长忙对李曼君说对不起,又询问她有没有事。

李曼君摇摇头,家长态度尚可,没必要计较。

好笑的看了眼被小孩当怪兽的赵勇,从他身前走开,继续朝前。

跟在身后的赵勇又冲那家长温和的说了一声看好小孩子,别让他们乱跑乱撞,这才略有些遗憾的摸摸胸前似乎还有残留的温热,两大步追上李曼君,嘴角轻咧。

人流越来越多,赵勇微微张开手,借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将李曼君牢牢护在身前,两人身体之间保持着一拳距离,不至于贴得太近。

等走过人流最多的入口来到小潘家园内后,周围的行人变少,赵勇这才跟李曼君并排走。

她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这看看那看看,心思已经全然不再他身上。

赵勇却觉得周围的东西都没她好看,他有点看不够。

黑发飘来一股淡淡的洗发水花香味儿,是茉莉花的味道。

李曼君走过一家又一家自称古董店的工艺品店铺,又逛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摊子,拒绝了八家老板热情邀请观看唐明皇和杨贵妃画卷的邀请,终于逛到一家看起来比较靠谱的小当铺。

说是当铺,其实叫做杂货铺更靠谱,门口招牌上写着古董鉴定、回收旧金名表的业务。

门前则摆了一张桌子,铺上黑色的布,上头稀稀拉拉一把古钱币。

李曼君在桌前站了一会儿,坐在店里柜台后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打着一把草编蒲扇说,“十块一枚,都是明清古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其他店铺摊贩古币都卖五十块一枚,这是李曼君一路走最常听见的价格,估计就是所谓的公认价了。

赵勇见李曼君很有兴趣的样子,又听这个价格比刚才那些乱要价的便宜这么多,动了心思,“你喜欢吗?”

李曼君摇头,让他别买,老板嘁了一声,一副自讨没趣的模样,重新坐回店内的竹椅上,拿起报纸准备看。

这么快就放弃了客户,李曼君还是第一次见,和之前见过的那些老板完全不同。

他底气很足,但又带着一股蔑视天下的感觉,不屑于同她们这些不懂行的人多谈。

李曼君凭借着从前十年的工作经验判断,这人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

她好奇的问:“别家都卖五十块,你们家怎么只卖十块?这古币是真的还是假的?”

如果是之前那些店主,就很热衷于跟她‘科普’,并教她如何辨别古币。

但面前这个,报纸放下,扭头目光不善的撇了她一眼,中气十足的喝道:

“我万荣明童叟无欺!从不欺骗!”

李曼君一句不懂行的质问,直接把人惹毛了。

赵勇看出来了,李曼君就是故意的。

至于目的......

“你手里有老货要出手吗?”被那家当铺老板骂走后,两人离开小潘家园来到海洋馆,赵勇买了两张票,请李曼君看海豚。

李曼君诧异问:“你怎么知道的?”

“我猜的。”赵勇说:“前两年我也有个朋友干这个,后来出国去了。他说我们这个地方出过几件国宝,但后来就没什么声气了,现在流转在市面上的,都是些有年头但没收藏价值的老物件。”

简而言之,就是有也不值钱。

但几百几千的,也还是有赚头,只是没有新闻上说的几十万几百万那么夸张。

“要我帮你吗?我那个朋友应该有门路。”赵勇站在李曼君身后,一群被父母架在脖子上想往前看海豚表演的小孩全部被他挡在了后面。


废旧站的龙梅打着哈欠一开门,就见到拉着满车钢筋的李曼君几个,吓一跳。

“这么多?”龙梅小小吃了一惊,她前天就听见李曼君三个说要去弄废弃厂,本以为这三个人顶天了也就弄个百多斤。

没想到,李曼君居然告诉她,除了面前这一车,后面还有三车。

龙梅老公也被惊动走出来,实打实佩服面前这是三个年轻人。

“收吗?”李曼君问。

夫妇俩对视一眼,点了点头,收,当然要收。

不过也告诉李曼君,下次这么大的量,他们可以自己送进城里去卖给工地,还能赚多点。

龙梅今天得用上计算器了,一边摁一边拿铅笔在草稿纸上核对。

“一共是915斤,废钢筋一块二一斤回收,你们这还带了点水泥,我再打个九五折,总价算下来是......”

李曼君抢先道:“1043,多的一毛就算了。”

此时龙梅面前的计算器才刚把价格算出来,1043.1元,还真和李曼君算的一样。

“你这口算可以啊。”龙梅戏谑道。

李曼君谦虚的笑了笑。

龙梅老公把现金拿了过来,递给李曼君。

除钢筋之外,李曼君和刘燕还捡了不少零碎,加起来也有52块钱,总共便是1095块。

钢筋全部送到废品站后,郝建三兄弟就被刘成带到早餐店里吃早餐去了。

刘燕跟着李曼君在这边结算,见李曼君拿着钱出来,眼睛都亮了。

她发现,她现在已经变成一个财迷,见钱眼开。

“怎么样?卖了多少啊?”刘燕小声问。

李曼君把总价告诉她,刘燕实在没忍住激动得挥了挥拳头,“太好了!这一宿没白熬。”

李曼君也笑,“本来我困得要死,但现在把账一结,那是一点困意也没有了。”

刘燕哈哈笑出了声,她也一样。

两人去马街那边买了十二斤肉,让老板娘给分成两斤一条的,用粽叶叶子穿起来,拎着这加班费去找刘成四人。

他们四个早吃完了早餐,蹲人家店门口巴巴盼着李曼君两人回来,见到李曼君和刘燕手上提着的五花肉块,欣喜的笑着站了起来。

李曼君把郝建三人的肉条递上,又给他们结算了工钱。

刘成通知兄弟来时并没有说工钱多少,郝建三人估摸着应该能跟城里工地上的小工差不多,十块到十五块这样子。

没想到李曼君直接一人给了三十,说给他们按两天工时来算的。

再加上两斤好肉,郝建两个堂哥都不敢伸手接钱。

“这、这太多了吧。”

两位堂哥性格老实,觉得自己就是帮一下朋友的忙,十块五块意思意思就算了。

更何况,还多给他们加了两斤肉,这也太不好意思了。

李曼君直接把钱交给郝建,经过两次的相处,她知道这个话不多的年轻弟弟,其实才是三兄弟里拿主意的人。

郝建是初中文化水平,两个堂哥小学文化,思想上也要开通一些,人比较灵活。

他看了刘成一眼,见刘成笑着不停催促自己收钱,才把李曼君递来的钱收下。

“忙了这么一天一夜,你们辛苦了,早班车快发了,赶紧回家补个觉。”李曼君笑着说。

郝建三兄弟拿着工钱,拎着肉,欣喜的点点头,搭下村的班车回去了。

走前,郝建还跟李曼君说:“下次要是还有这样的活,曼君姐你给我打电话,我马上就能来。”

李曼君应了好,目送三兄弟搭乘班车离开,这才开始跟刘燕姐弟分账。

钢筋这一笔,除去刚刚买肉的钱和给郝建三人的工钱,还剩下919块,扣除200成本,余下719块。

怎么分?

这次的酱油厂是刘燕主张拿下的,本钱是李曼君出的,两人一人拿四,刘成拿二。

“你有意见吗?”李曼君问刘成。

刘成挠了挠头,没说话。

他现在算是搞清楚了,能找到活和能出得起本钱的人,比出力的人能赚更多。

李曼君入账287块,但现在这几百块钱,已经不能令她生起任何波澜。

刘燕刘成也是一样,姐弟两都想着休息两天后再下乡收鸡鸭毛,要是顺便打听到老物件,那就赚大发了。

三人分了钱,姐弟两回家补觉,李曼君的事却还没忙完。

她拎着肉到家时,李大为正好出门上班,李曼君忙问:

“爸你帮我叫大牛哥了吗?”

李大为点头,“说了说了,昨晚上就给村长打电话让他帮忙说了,一会儿应该就到。”

“你这一宿都没回来啊?”李大为看着李曼君眼下浅灰,皱眉问。

李曼君点点头,拎着肉进厨房,李大为忙着上班,也来不及问她怎么现在这么能吃苦了,夹着公文包一路小跑到汽车站牌下,赶车下乡。

蒋主任那边也不知道是怎么的,说他送的兰花不错,但关于他回办公室这件事,却一字不提。

李大为心里隐约已经猜到,蒋主任的胃口大了,他那盆小兰花,人家看不上。

况且蒋主任已经跟他透露了福利房的事,在人家眼里,人家也没白拿他的兰花。

“唉~”想起手里这个不讨喜的差事,李大为就长叹了一口气。

班车司机见他唉声叹气的,主动跟他说起话,说他家曼君了不起啊,都给家里装热水器了。

全镇第二家,第二天就在小镇上传开了,谁听了不得说上一声羡慕。

李大为脸色好起来,自豪的点点头,“那是啊,我家曼君能吃苦又有头脑,年轻人敢闯敢干。”

司机嘴角微抽,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

李曼君可不知道她爸正在外头夸她能干呢,用剩饭给自己炒个蛋炒饭,炒到一半王晓娟发现了动静,走进厨房里一看那乱七八糟的一锅,“去去去”的把李曼君赶走,接过锅铲亲自给她炒了一盘。

李曼君发现,自从她说了要出一半钱买福利房后,王晓娟就对她好起来了。

这种感觉很是微妙,但总体来说,还不赖。

李曼君吃了一盘香喷喷的蛋炒饭,困意上来,但她还不能回房间躺下,隔壁镇上的酱油厂还等着她去送瓶子。

用毛巾沾冷水敷了一分钟的脸,清醒过后,李曼君拿着包又出门了。

王晓娟惊讶的问:“熬了这一宿了你还不歇一会儿?”

李曼君摆摆手,歇不了。


“咱们镇的吗?”李曼君不想再找同镇的人,邻里邻居的嘴多,难免给她捅出去。

她现在只想闷声发大财。

刘成摇头说不是,“是青山镇的,他们村子离我们镇比较近,所以在咱们这边上学。”

“人可靠吗?”刘燕追问。

刘成不敢打包票,但他那个同学平时话不多,看起来挺老实,他爸应该也靠谱。

“那你去问问看,就说帮忙拆老家具,别的不要多说。”李曼君叮嘱。

刘成拍胸脯,“包在我身上!”

刘燕问:“那货车呢?”

李曼君还真犯了难,回到家吃完饭,准备把今天穿的衣服洗掉掏兜时,看到赵勇留下来的联系方式,这才猛然想起,这不有个现成的货车司机!

虽然两人才见两次,但李曼君觉得赵勇这个人能信。

把衣服洗好晾好,李曼君拿着这张纸来到饭厅角落,抓起座机电话想拨过去,一抬头瞥见墙上挂钟,已经快九点了,这时候打过去好像有点不合适。

犹豫片刻,放下电话,起身回了房间。

算了,等刘成那边把木匠搞定再说。

心里惦记着那张能发财的千工拔步床,李曼君一宿没睡好,凌晨刚眯上一会儿,就被李丽君拽起来陪她去上厕所。

再次从公共厕所跑回家,李曼君彻底绷不住了,掏出两块钱递给李丽君,“明天你买个夜壶回来,以后谁尿谁自己负责倒!”

李丽君被大姐这暴躁的样子唬一跳,忙不迭点头,“知道了。”

李曼君这才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继续抓紧时间补充睡眠。

小小睡了半小时,门外传来刘燕的叫喊声,李曼君睁眼醒来,拍拍脸,穿衣洗漱出门,一气呵成。

今天刘成去找同学他爸,李曼君和刘燕两人下乡继续收废旧。

牙膏皮已经收得没有了,但糖稀稀兑换活动还可以继续搞,用来换鸡毛鸭毛。

今天两人只熬了十斤糖,去的村庄也不远,就在石楠镇附近,步行一个小时到半小时之间的小村子。

有前几次下乡打底,现在村里人一听见李曼君和刘燕的吆喝声,家里有废旧和鸡鸭毛的就自发朝两人这边寻来。

老太太们站在家门前的高台上冲两人招手,“小姑娘,这边这边,我家有鸭毛!”

李曼君和刘燕便提着秤和糖过去,短暂的两分钟,老太太们就能跟她们从孙子孙女聊到外出打工的儿子儿媳妇。

如果遇见家里有小孩的,李曼君就让刘燕多扯一根糖稀稀给小孩当零食。

这些四五岁大的娃娃吃着糖,吸着鼻涕,蹦蹦跳跳跟在她们后头,直到两人离开村子走远,他们才被家里老人叫回家去。

如此一天忙碌下来,李曼君觉得无比充实。

今天收的东西少了一点,牙膏皮只得了四十多块儿,鸡毛鸭毛和废纸壳废瓶子也不多,两人一人一个背篓就背完了。

只是,刘大头说他从今天开始,牙膏皮照斤收,六块五一斤。

“怎么变了啊?”刘燕气恼质问:“也不提前说一声!”

刘大头并没有要解释的意思,“今天就这个价了,你们卖不卖吧?不卖别耽误后头的人。”

附近收牙膏皮的还有四五个人,他们去的是其他镇子,乍一听到按斤算,也诧异了一下。

但随着刘大头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几人很快妥协。

刘燕焦急的看向李曼君,“怎么办?”

刘大头连着称完了另外那几人的,每个人都比之前少赚了四五毛钱,转头瞧见李曼君两人还在犹豫,无奈道:

“现在就这市场价,不信就自己拿到县里去问,你们也别觉得我坑你们,就这么点牙膏皮,我赚的还不够抵车费。”

“曼君?”刘燕拿不定注意。

李曼君叹了一口气,把袋子里的牙膏皮倒到了对方的空蛇皮袋里,“称吧。”

市场饱和,价格就会下压,看来牙膏皮这路子只能短期搞一搞,做不了长期。

称倒是准,二两半,算下来一块六毛二。

比之前照个数算,少了近五毛钱。李曼君和刘燕肉疼。

转到废旧站,两背篓的破烂只卖了四十八块,抛掉成本,今天收益只有三十四块。

和之前那一百多的收益比起来,差了一大截。

但这完全在李曼君的预料之中。

短期之内,居民制造的垃圾量不会突然增加,而是会保持一个匀速增长速度,等过一段时间才会再次暴发。

还想赚到从前这么多钱,就只能扩大范围。

李曼君盯上了镇上两所学校的垃圾场,镇中学的门卫大叔她认识,是李大为的老乡,童年旧友,去年正月里还到她家一起吃过饭的。

趁着时间还早,李曼君领着刘燕来到镇中学门口。

乡镇学校管理并不严格,李曼君说找李建军有事,门卫秦大叔就放他们进去了。

学生还在上下午最后一堂课,两人走在曾经熟悉的绿茵道上,绕过大半个操场,就见到了学生们最不想靠近的垃圾场。

镇中学的垃圾集中在一个四方水泥围墙里,一面开了口子,方便学生们倾倒垃圾。

另外三面墙体较高,里面堆放着厚厚一层垃圾,角落里,一堆干树枝干树叶正在燃烧,整一个无人看管的状态。

李曼君和刘燕一到这里,职业病瞬间就犯了,把衣领往脸上一拉,捂着鼻子,捡了一根破桌腿在垃圾堆里翻找,没扒拉两下,就听见刘燕惊呼一声:

“曼君,这里有好大一块铁!”

李曼君转头看去,刘燕顾不得鼻子上滑落的衣领,就像是察觉不到臭味儿一样,两手伸进一堆烂树叶里,抓出个沉甸甸的铁圆盘。

李曼君觉得这玩意儿和记忆力的某样东西十分相似,脑海中灵光一闪,“是下课铃啊!”

二十一世纪出生的学生们可能都不知道,从前的下课铃,其实就是个用铁片围起来的圆环,拿起金属棍往上面一敲,“铛铛铛”非常有节奏。

两人对视一眼,心道发了!

又翻了一会儿,翻出不少用完的作业本和旧课本,其中最醒目的,当属娃哈哈AD钙饮料瓶。

还有不少铁皮文具盒,都是用得很旧很旧的,但作为回收废料,它们很值钱。